镜头语言系列之:摄影机的运动
电影(movies),在英文中又称“motion pictures”或“moving pictures”。这些名词都显示出,“动”是影视艺术中最重要的部分。这里应该包含两方面的意思,一是摄影机的“动”,另一是被摄主体的“活动”。20世纪20年代之前,由于设备笨重等原因,动作仅限于被摄主体的移动。摄影机运动一方面耗时,另外导演也要顾及其技术和成本的复杂性。硬切(straight cut)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。
摄影机的移动可分为七种:
1、横摇(pans):横摇是摄影机架在三脚架上,主轴不动,仅镜头水平移动。大远景的横摇镜头在史诗电影中极有效,能够最大限度表现场景的壮观。快速横摇,是横摇镜的变奏,也就是“甩镜头”。横摇镜头要求快速,使影像模糊成一片,通常用来转换镜头,代替硬切。虽然这比硬切花时间,但能造成两个镜头的同时性。导演用此法可连接不同的场景,使之不显得遥远。横摇镜头强调空间的统合及人与物的连续性。当然,当这种连续性被有意打破时,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“走过四季”这个片段就是一个不错的例证。
2、上下直摇(tilts):使用原则与横摇相近,只是水平运动换成垂直运动。比如,从天空直摇到地面,或反之。这里强调的是空间和心理的相互关系。直摇和横摇都可以当主观镜头,模拟主角上下或左右看,所以也带有心理效果。
3、升降镜头(crane shots):一般是放置在摇臂上,我们通常叫做“大炮”。平滑移动、改变拍摄角度是它最大的优点。
4、推轨(dolly shots):是将摄影机架在可移动的载体上前后或侧面移动。比如,铺设轨道,或者摄影机架在汽车、火车上所拍的东西,都称推轨镜头。推轨镜头强调的是动作的过程。当然,往后拉的推轨也会因为突然显露的某些信息而惊吓观众,取得特殊效果。推轨镜头也适合心理效果。逐渐向角色靠近的推轨,暗示我们要接近该角色,也代表一些重要的事情在酝酿发生,是一种渐进而不明显的发现过程。特写的切接会造成突然效果,而缓慢的推轨则更适合情绪的酝酿。与之相反,静态镜头代表的是稳定、秩序,除非景框内有很大幅的动作。摄影机的运动象征活力、流动和混乱,更专注动作的过程性。
5、变焦推拉镜头(zoom shots):无需移动摄影机,但效果有如升降或推轨。但不同的是,升降和推轨镜头让观众有进入或抽离现场的感觉,但推拉镜头只能压缩空间和主体,牺牲陪体及影像边缘。
6、肩扛摄影(hand-held shots):新闻拍摄的最佳方式。这种方式效果粗糙、画面不稳,但相对自由的移动性对应突发事件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。
7、航拍(aerial shots):最有名的应当是科波拉《现代启示录》中,航拍美国直升机盘旋轰炸越南村庄的镜头。动感十足,充满活力和恐怖感,甚至带有一定的象征意味。
动作的机械扭曲
动作实际上是光学幻像。它是一秒二十四格的静止画面快速放映而造成的幻觉。这种现象称为“视觉暂留”。如果能操纵摄影机或放映机的时间因素,动作就可以扭曲。这种扭曲的创作方式一般分为五种:
1、 动画(animation):计算一下,由于每一秒钟需要拍摄二十四张画面,通常九十分钟的剧情片,得需要129,600张图画。
2、 快动作:是以慢于一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拍摄,再以正常速度放映,动作就会加快。这种效果通常用来加强自然的速度——如奔跑的马、飞驰的汽车。早期的默片喜剧,速度标准尚未统一,所以现在看来速度均比较快,动作夸大滑稽。
3、 慢动作:是以快于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拍摄,再以正常的速度放映造成的。效果是优雅、庄严,使动作具有灵气,产生梦幻般的效果。
4、 倒转动作:以倒拍的方式拍成,放映时再颠倒顺序。
5、 定格:是以静止画面多印若干格,造成动作“凝结”的效果。最著名的定格,当属布努埃尔在《维莉蒂安娜》(墨西哥/西班牙 1961)中对达芬奇《最后的晚餐》名画的嘲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