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辑,电影制作工序之一。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。影片拍摄完成后,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,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,经过选择、整理和修剪,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银幕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,成为一部结构完整、内容连贯、含义明确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影片。剪辑是电影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的整个工作,也是一部影片制作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。
(一)剪辑创造节奏
所谓节奏,就是快慢、强弱、紧缓的速度。苏联电影艺术家库里肖夫曾说:“节奏——这是紧张与缓和、加速与放慢的正确重复的交替。”节奏不是电影所独有的,很多艺术形式也都有其自身的节奏,如在诗歌中,诗的韵律就是它的节奏,在音乐中,节奏就是各个音符在时值上的变化与结合。而在电影中,节奏是情节、动作和声音在时间、空间上合乎规律的安排。
影片的总体节奏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。内部节奏主要指以情节发展为基础的人物动作的速度、力度,摄影机运动速度、方向,音乐、音响的配合以及场景对造型因素的对比变化等;外部节奏,主要指通过剪辑手段所造成的影片的快慢、松紧、高低的节奏感。
剪辑节奏取决于镜头的尺数,切换的次数越多,镜头的尺数越短,节奏速度就越快;切换的次数越少,镜头的尺数越长,节奏速度就越慢。短镜头的快速剪辑,会超越现实生活的实际空间和时间,从而大大扩展或压缩时空的延续性,造成一种特殊的节奏。影片的节奏能激起一种情绪感染。镜头长度越长,镜头的景别越远,节奏越慢,越能表现出“一种富有诗意的宁静和美感”,使人的情绪轻松与缓和;镜头长度越短,镜头的景别越近,节奏越快,紧张的程度越强,就越能给人的心理以“惊人的冲击力”。如《千与千寻》中千寻走下楼梯的一场戏,一共100秒,15个镜头,这段镜头前面的节奏很慢,到最后镜头突然加速,节奏对比非常强烈,戏剧冲突强烈,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角色,让观众和千寻一起感受危险的环境、恐惧的心情。
剪辑节奏是影片总体节奏的组成部分及最后完成,影片的内部节奏是外部节奏的依据和前提。剪辑不能根本改变影片的内部节奏,但也不是消极地适应内部节奏,它在一定程度上有调整、补救内部节奏的作用。有人过分地夸大了剪辑对影片节奏的作用,认为“剪辑台上出节奏”,这是不正确的。
(二)剪辑创造运动
电影是运动的艺术。电影的运动除了来源于内部的元素以外,剪辑则是运动的最后完成者,同时还是新的运动的创造者。创造运动,应该说,也是剪辑的重要美学任务。剪辑可以调整运动节奏,改变运动状况,在某种情况下,它甚至还能创造新的运动视观。比如,通过剪辑手段,将几个有内在关系的静态画面快速剪辑在一起,会给人以动感。《战舰波将金号》中有个著名例子,摄影师吉塞在阿鲁普卡皇家花园发现了三个分别躺着、坐着和站着的石狮子,于是建议用它们表现一种隐喻的念头。导演爱森斯坦最初对摄影师的建议并没有认真注意,只是拍下三个镜头作为备用。但是在剪辑中,当导演把这几个镜头插入到大屠杀的段落中时,原本不同的三个静态形象被赋予了动态生命——一头睡狮在炮声之中被惊醒了。
(三)剪辑创造思想
单独的一个镜头,即使不与其他镜头相结合,也有自己的一定意义,这是没有异义的。比如哭和笑,在一个孤立的镜头里,可以表现出哭与笑的含义,然而为什么要哭、笑?哭与笑的内在意义又是什么?只有从前后镜头的联系上,才能明确地表示出来。这就是说,通过剪辑,将取自现实生活中的不同镜头结合在一起,以激发出一种新的意义。
影片纪录的画面是现实,却又不单纯地在纪录现实。巴拉兹在《电影美学》中说:“上下镜头一经联接,原来潜藏在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便像电火花似地发射出来。”使现实画面冲破了它原来含义的限度,发生了既是它自身,又不是它自身的变化,升华了自身的容量和内涵。剪辑创造思想,这不仅体现在对镜头的连接上,而且体现在镜头的不同连接方式上和影片不同的结构关系上。但是对动画电影来讲,大多数镜头都是按照事前的分镜头剧本制作的,剪辑工作可以赋予一部电影流畅的视觉感受和恰当的讲述节奏,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建立起新的逻辑关系,但利用剪接来重新创造一个故事的案例毕竟是少数。
(四)剪辑创造时空
有关电影的时间和空间,一般有三种概念:一种是客观事物实际存在的时间和空间,一种是出现在影片里的时间和空间,一种是整部影片所需要的有效放映时间。事物实际存在的时间和空间,是影片里时间和空间的依据;但反映在影片里的时间和空间,决不是也不可能是事物原时间、空间过程的“复制”,它是利用剪辑对原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压缩或扩展后,所产生的电影的时间和空间,也就是在银幕上构成的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所谓的“电影的现实”。
这种创造非现实的电影时空的手段,就是剪辑。利用拉长或压缩时空的手法,能把在1分钟内发生的动作,扩展为仿佛是1小时的时空过程;也能把1小时的时间动作过程,压缩成似乎是1分钟的时间。剪辑的这种作用,使电影不仅仅是“临摹”,而且已经成为艺术的虚构和创造的手段,这对于电影而言,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