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何一个市场,都会存在几类不同层级的消费者。也就是说,一拨消费者成熟了,新起的一拨消费者还会存在上一拨消费者相同的观念;面对着不同类型的消费者,我们企业要掠夺的是不同的市场,这个情况永远存在着的。
有些消费者经过多年的历炼和成长,到了四十岁有品味了,然后就看不惯二十多岁年轻人的种种表现,觉得不可思议,你们怎么能对那些东西有兴趣呢,但是二十岁的年轻人就觉得这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。等到他们再成长到四十岁的时候,他们又觉得下一代人的行为和习惯不合理了。
所以做营销不是做自己,任何一种情况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。对于影视广告创意人来讲,没有恶俗不恶俗之分,只有有效广告和无效广告的区别。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个影视广告太烦人了,天天放。不过有些影视广告通过短期的狂轰乱炸,得到了企业想要的利益结果,当然也是可行的,也就是狂打认知,高度掠夺,掠夺完了再更换策略。不过,很多企业脑子里面好像是一根筋,解决了认知问题,还是不懂得换策略。
其实,有些影视广告打长了是恶俗,但是打短了就是策略。这里面关键的问题就是企业懂不懂得在某个阶段做某些事情的道理。
我们不要总认为国外的广告就一定好,也许它获得过大奖,但要考虑它所在地域的市场情况和产品情况。
说到广告创意,我们也要提到一些在国际上获奖的一些影视广告。在国际上获奖的广告并不一定就是好广告,而好广告也不一定是创意最好的广告。我们不是说某些广告的创意点不好,因为广告创意本身是要符合市场理念的,所以如果与市场的理念不对接,再好的创意也是没有用。
获奖广告和现实广告的关系,可能就像服装表演和日常服装的关系一样,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。很多国际上的广告评奖,我们华人的评委回来跟我讲,中国的广告再好的创意也很难被认同,因为那些评委的人根本不懂我们的文化。送出去的广告是世界各国的,不同国家的文化都是不同的。也就是说,评委肯定对很多国家的文化都不理解,因为他们不可能精通所有国家的文化,那么怎么评呢?所以,在国际上获奖的广告并没有普遍性。
广告片只有真正帮企业发现并解决问题,才应该得到企业的认同和尊敬。而我们也不能片面地去判断一个创意的好与坏,因为创意本身来讲是要符合市场需求的,脱离了市场的创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。 |